欢迎访问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技术推介
技术推介
技术推介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网上讲座 > 技术推介
封闭式生猪运输车辆生物安全技术
2022-10-17 182作者:来源:中国兽医发布

封闭式生猪运输车辆生物安全技术

一、标准制定背景

 

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在我国暴发以来,多起非洲猪瘟疫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生猪运输车辆和承运人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加强生猪运输环节非洲猪瘟防控生物安全管理,是切断非洲猪瘟等病毒传播途径,保障养殖场生猪健康、保障屠宰企业猪肉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加强生猪运输环节的生物安全管理,必须从运输车辆入手,采取严格的运输车辆管理、车辆清洗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生物安全措施,以有效阻断疫情传播。考虑到上述背景,将标准聚焦到生猪运输车辆,从风险管控角度入手,将标准内容侧重于生物安全风险防控的研究。

非洲猪瘟暴发后,农业农村部先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79号》《农业农村部关于规范生猪及生猪产品调运活动的通知》(农牧发〔2018〕23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治非洲猪瘟加强生猪移动监管的通知》(农办医〔2018〕38号)和《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的通知》(农明字〔2018〕第33号)等多个公告和文件,相关文件对生猪运输车辆提出原则性要求,以规范生猪调运。生猪运输车辆有多种类型,如封闭式、半封闭式或者改装车辆等,考虑到作为行业标准要起到引领作用,所以将车辆类型聚焦到了封闭式的生猪运输车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收集研究了与生猪运输车辆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国标行标和技术标准,参考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和欧盟的相关标准和先进经验,与养殖和物流行业进行调研和技术探讨,以解决当前运输车辆面临的突出问题,满足行业现实需求为导向开展相关工作,具备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等特点。

标准制定过程中引用了GB 7258-2017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和GB/T 36195-201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参考了79号公告等农业农村部公告和文件。

除此之外,还参考了WOAH《陆生动物卫生法典》中对运输车厢和集装箱的设计与维护、滚装车辆(公路和铁路)或集装箱运输的特殊规定、空间分配等标准规定,以及欧盟关于运输期间动物保护的指令(90/425/EEC及91/496/EEC的修订91/628/EEC理事会指令等)

本标准在适用范围上做了一定的限制,适用于种猪、仔猪全封闭式运输车辆的生物安全管理,其他猪只的运输车辆可参照执行。

标准框架结构的设计上,从影响封闭式运输车辆车辆生物安全的角度出发,主要规定了车辆要求、运输管理、车辆清洗消毒、无害化处理几个大的方面,具体内容上涉及到车辆的材质及硬件、车厢内部结构、车厢功能配置,运输车辆管理和过程管理,人员、驾驶室、车体清洗消毒,以及粪污、染疫或疑似动物、其他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

 

二、标准内容

 

首先看一下对车辆的要求,实际上车辆在生产要求层面涉及的技术参数非常多,但是本标准主要是提出影响车辆生物安全的相关技术要求。

4 车辆要求

4.1 通则

运输车辆应结构合理,组装牢固,采取封闭措施,避免生猪受感染或污染,防止动物排泄物遗洒、渗漏。

4.2 材质及硬件

4.2.1 车厢壁及底部、隔离地板应采用耐腐蚀、防渗漏、耐高温、防火的材质制成,便于清洗、消毒和烘干。车厢与底部接缝处应连接严密,且经防渗漏处理。

4.2.2 隔离隔断或隔离栅栏的材质应采用耐腐蚀、耐高温、防火的材质制成,应表面平滑,便于拆卸、清洗、浸泡、消毒和烘干。

4.2.3 车厢底部及隔离地板应具有防滑和减震性能,保证猪只在运输过程中能够稳定站立。

4.3 车厢内部结构

4.3.1 车厢应为封闭式框架结构,保证良好通风,且每层底部及车厢壁不能遗洒或渗漏出排泄物。

4.3.2 车厢内部猪栏应分层分栏设置。单层净高应能保证猪只正常站立,每层应配置分栏隔断,各栏长度可根据运输猪只的数量及类别进行计算。

4.3.3 车厢应设有可从外部开启的应急门窗,满足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通风和对生猪状态的观察,关闭时应保证车厢的密封性。侧窗位置须加装围栏,防止猪只在运输过程中碰撞侧门窗。

4.3.4 车厢各层猪栏进出口应位于车箱尾部,便于与出猪通道良好衔接。

4.4 车厢功能配置

4.4.1 车厢应安装通风系统,由新风入口、过滤器、风机、出风口、应急通风口等组成。车厢内通风方式应为封闭式过滤通风模式(紧急通风模式除外),新风入口位于车厢前端,新风进入后经过滤器过滤,由风机将过滤后的新风送入车厢供生猪呼吸,出风口位于车厢尾部,新风入口、出口应设计防雨格栅,防止雨水浸入。

4.4.2 车厢应安装温控系统,由车载空气净化制冷机、暖风机、温度感应器、空气混合仓、风扇等组成,与通风系统协同实现车厢环境气体的流通、更换和控温。

4.4.3 车厢应安装饮水系统,由饮水箱、管道泵、管道、饮水嘴等组成,可满足生猪饮水需求。

4.4.4 车厢应安装污水收集系统,由排污口、导水槽和回收装置组成,回收装置应容积大、耐腐蚀、清洗方便,能有效避免运输途中污水的渗漏。

4.4.5 车厢内应安装照明设备,可满足运输过程中的照明需求和夜间冲洗需要。

4.4.6 车辆应安装监控系统和报警装置,在驾驶室即可完成对以上各项功能的操作控制。

4.4.7 车辆应安装定位跟踪系统,实现车辆的实时定位和行驶路线的跟踪,相关信息记录可保存半年以上。

4.4.8 车辆应配备微型发电机,满足相关设备持续供电。

5 运输管理

5.1 运输车辆管理

5.1.1 运输车辆应符合GB 7258的要求。

5.1.2 运输车辆应按照规定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进行备案。

5.1.3 运输车辆应随车配备清洗消毒的设施设备,口罩、手套、鞋套、防护服等个人防护物品,及动物耳温枪、装尸袋、警戒线、隔离带等应急物资。

5.1.4 运输车辆不得运载无关人员,不得存放猪肉制品及相关产品等具有潜在疫病传播风险的物品。

5.1.5 运输生猪应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及其他证明文件。

5.1.6 进出口生猪应附有进口报关单证或者海关签发的检疫单证。

5.2 运输过程管理

5.2.1 运输车辆应按规定路线行驶,妥善保存行程路线等信息,并主动接受监督检查。

5.2.2 跨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道路运输生猪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设立的指定通道入省境或者过省境。

5.2.3 承运人应了解生猪运输相关的防疫知识和法规要求,能够自主执行运输环节的生物安全操作。

5.2.4 承运人应穿戴清洁消毒后的衣物开展运输工作。运输过程中,承运人不得进入车厢,避免与所运输生猪的接触。

5.2.5 运输生猪时,承运人应根据情况停车观察生猪精神状况、呼吸状态、运动状态、饮水情况及排泄物状态等,下车时应佩戴口罩、手套和鞋套。

5.2.6 中途停车时,车辆停放地点应尽量远离动物、人群和其他运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车辆。

5.2.7 发现生猪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应立即向途径地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或者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迅速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配合开展相应处置,防止动物疫情扩散。

6 车辆的清洗消毒

6.1 通则

运输车辆在进出装卸场所时,应按照场区要求进入,并停在特定区域。装载前、卸载后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有效的清洗、消毒。

6.2 人员的淋浴消毒

承运人在停放车辆后,应进入人员消毒通道进行淋浴、消毒、更衣和换鞋,换下的衣物、鞋帽等物品应放到指定区域进行清洗消毒和烘干,完成后在净区等待。

6.3 驾驶室的清洗消毒

驾驶室的清洗消毒应与车辆同步进行,包括物品移除、清扫、吸尘、消毒等过程,应涵盖驾驶室内表面、可拆卸物品、随车物品和内部空间的清洗消毒。方向盘、仪表盘、踏板、档杆、车窗摇柄等部位可进行擦拭消毒,驾驶室空间、可拆卸物品和随车配备物品可进行喷雾消毒。

6.4 车体的清洗消毒

6.4.1 清洗

6.4.1.1 车辆清洗应遵循从内到外、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的顺序进行,包括初次清洗、洗涤剂清洗和二次冲洗等程序。

6.4.1.2 初次清洗:取出车辆上物品,卸下可移动隔板或隔离栅栏,清扫车内垫料、排泄物、毛发等污物,用水枪对车体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车轮、隔板或栅栏等部位及夹缝进行全面冲洗,彻底清除车体的排泄物、泥块等可见污渍。

6.4.1.3 洗涤剂清洗:使用发泡枪均匀喷洒泡沫,覆盖车体外表面、车厢内表面、底盘和车轮等部位,保证车体与泡沫充分接触不留死角,保持10分钟以上。

6.4.1.4 二次冲洗:用高压水枪对车体进行冲洗至无肉眼可见泡沫。

6.4.2消毒

6.4.2.1 用消毒剂喷洒全车、不留死角,静置后,用冲洗设备对车体进行冲洗至无残留。消毒剂配置和静置的时间应符合说明书要求。

6.4.2.2 消毒剂的选择应遵循“高效、安全、稳定、经济、腐蚀性和刺激性小”的原则,符合国家规定且在有效期内。

6.4.3 晾干或烘干

消毒完成后,对车辆进行晾干或高温烘干,烘干温度不低于70℃,有效温度保持时间不低于30分钟。

6.5 记录

对车辆清洗消毒的时间、地点、方式、消毒剂种类、驾驶人员、洗消操作人员等进行记录并保存。

7 无害化处理

7.1 运输中产生的动物排泄物、垫料、污水等废弃物,在生猪卸载后,统一按照GB/T 36195相关要求进行处理。

7.2 染疫或疑似染疫生猪应按照5.2.7进行处置。

7.3 除染疫或疑似染疫生猪外,其他的死猪应在生猪卸载后,按照国务院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的规定进行处理。

 

三、标准应用

 

本标准于今年6月份正式实施,该标准对于规范生猪调运、车辆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具有技术支撑作用。

养殖企业出售种猪、仔猪的长距离调运,非洲猪瘟无疫小区内部种猪和仔猪转运,以及运输车辆选择、物流企业生猪运输车辆管理等方面,都可以参考本标准执行。



责任编辑:冰雨

二维码 二维码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手机: 电话:029-86254602 邮箱:2507169520@qq.com 地址:西安市新城区建强路5号圣远广场B座6018室
Copyright © 2022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