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技术推介
技术推介
技术推介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网上讲座 > 技术推介
提升养殖场兽药减量化质效措施
2023-08-23 101作者:刘书生 王丽萍 刘宁宁来源:陕西省丹凤县畜牧兽医中心

    “饲料禁抗、兽药减抗、产品无抗”既是提升养殖企业管理水平,提高畜产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促进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畜牧行业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项具体而迫在眉睫的具体工作。饲料禁抗、兽药减抗是确保畜产品无抗的前提。饲料禁抗就是禁止在饲料中添加国家法律规定具有预防动物疾病、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的抗生素、合成抗菌药;兽药减抗就是通过提升“品种、营养、环境、管理”四个核心措施,满足畜禽生长生产福利要求,最大限度提高群体免疫力,从而减少职业兽医处方药或非处方药的使用,不发生滥用兽药行为。作为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要实现禁抗、减抗工作的纵深推进,必须指导养殖企业在优良畜种、生物安全、营养调控、环境控制、疫病防控、投入品管理等六个方面予以强化,满足人们对安全优质动物源性食品需求,助力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

       一、饲养品种优良。品种在畜牧业的贡献率近乎在40%左右,这也是促进减抗、实现优质高产工作的前提。品种的好坏与生产效率的高低关系密切。在品种选留方面,首选要选择国内选育的优良品种,它具有广泛适应性、抗病力和高产性能,是创造生产效益的前提和基础。譬如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高产蛋鸡配套系“京红1号”、“京粉1号”,快大型白羽肉鸡配套系“圣泽901”、“沃德188”;种猪从“双阴”净化场、非洲猪瘟无疫场选购,也可饲养国内选育品种。肉牛在陕南区域主要还是夏洛莱、西门塔尔、秦川黄牛品种或杂交商品代组合;肉羊主要是布尔山羊、白山羊品种或杂交商品代。其次,各养殖场可根据生产类型,应用杂交技术,选留一定比例二元种畜禽,自繁自育商品代,实施全进全出管理,实现养殖区域内生物防控的一致性和适应性。第三,建好生产记录或繁育档案,原种(曾祖代)、纯种(祖代)、二元系谱档案清楚,商品畜生产养殖记录完整齐全,生产用途精准。

       二、生物安全精细。养殖企业应重视生物安全防控,在畜禽养殖的每个环节减少病源接触,提高畜禽的免疫能力,从根本上降低畜禽疫病风险,这是外防疾病输入的关键措施。一是建立“三级”消毒,即进入场区人员、物资、车辆消毒,进入生产区人员、物资消毒,进入畜禽舍区人员等消毒。硬件设施必须配套到位,制度落实良好。二是落实“三区”管理,即生活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按照风向自上而下设置,并具有一定隔离屏障,可有效避免疾病交叉传播。三是做到“三污”分离,即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净污道分设,最大限度控制畜禽与粪污间交叉传播。四是做到批次管理、全进全出等,实现生产栋舍或单元格内彻底消毒。五是定期对养殖场水质、环境、畜禽进行病原学监测,做到早发现早处置。

       三、加强营养调控。精准均衡的日粮营养配方是促进畜禽健康养殖,最大化满足生长发育的基础,这是提升生产效率,维持机体生长发言的核心。一是营养性添加剂的选用是当前“替抗”技术核心,在充分考虑纤维、碳水化合物营养,兼顾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电解质等满足营养平衡前提下,调低日粮蛋白质水平或采用氨基酸替代,实现源头减排目的。二是要保障饲料原料的安全与品质,加强饲料原料安全质量检测,减少霉菌毒素、沙门氏菌等有毒、有害物质对动物机体的伤害,通过生物发酵、膨化处理等加工技术降低饲料中的有害物质,改善饲料风味,提高动物采食量和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三是根据畜禽各生长阶段的肠道发育特点和营养需求,精准调制饲料配方,最大程度发挥饲料的营养价值,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促进畜禽健康发育。

        四、提供最优环控。自动化养殖设施装备应用,为实行畜禽良好的生产生长环境,提供了保障条件。舍内畜禽粪便不及时清理会发酵产生氨气、二氧化碳、臭粪素、甲烷等污染物,温度适宜时还会滋生大量的蝇虫;环境温度、湿度较高时,舍内的有害气体浓度增加,容易诱发畜禽疫病的发生;光照时长及强度对畜禽生产具有一定影响和制约,譬如光照与蛋鸡采食、生长发育、排卵及蛋的形成关系密切。因此,要保障养殖舍内正常通风,保持卫生干净整洁,应定期开展消毒,及时切断畜禽传染病的传播途径。环控具体指标要求是:如温度,雏鸡、成鸡、仔猪、成猪、牛分别在21-27℃、10-24℃、27-32℃、11-17℃、10-15℃;相对湿度,禽、猪、牛分别不高于75%、80%、80%;如风速,雏鸡、成鸡、仔猪、成猪、牛分别在0.5m/s、0.8m/s、0.4m/s、1.0m/s、1.0m/s;如光照,雏鸡、成鸡、仔猪、成猪、牛分别控制在50lx、30lx、50lx、30lx、50lx;如氨气,雏鸡舍、成鸡舍、猪舍、牛舍分别在10mg/m³、15mg/m³、25mg/m³、20mg/m³。

       五、疫病综合防治。做好疫病综合预防控制是预防畜禽发病,减少兽药使用,实现兽药减抗的关键举措。一是要做好养殖场程序免疫计划的制定,落实好强制免疫措施,应免尽免;其它病种因病设防,不能照搬挪用它场,减少接种应激。同时定期做好免疫抗体监测,及时淘汰不健康和患病个体,提升群体抗病能力。二是做好兽药储存,按照冷冻、冷藏、常温、避光等生物药品特性,完善储存配套设施,做好分类保管储存,确保兽药质量和使用效果。三是定期开展场区、舍区、无害化处理区消毒工作,建立消毒制度和卫生清洁、消毒、消杀等生物安全防控技术规程和应急预案,切断疾病交叉传播途径。四是联合畜牧行业或大专院校有计划地开展中草药、酶制剂、益生菌、酸化剂、植物精油、抗菌肽、寡糖等“替代”产品试验应用,探索一条适宜于本土化的无抗替代配方,确保养殖生产持续稳定。

        六、严控兽药使用。一是要建立投入品的采购、查验、登记和评价制度。从具有生产经营许可资质的企业购买合格的兽药、疫苗、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并索取并保存相关票据资料。兽药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药典和兽药质量标准,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应在农业部公告1773号和2045号许可范围之内,其卫生指标应符合GB13078的规定。二是不得在饲料中使用抗生素或促生长类药物(抗球虫药和中药除外),不得在饲料中使用具有潜在危害和国家明令禁止的药物及其他化学药品。三是健全投入品采购、保存、使用记录及相关投入品管控制度,遵守NY/T 472、NY/T 5030 绿色无公害兽药使用准则和兽用处方药、非处方药的用药规定,严格按照药物的用途、方法、剂量、禁限量要求和休药期规定,规范用药。四是不得使用禁用药物、停止使用药物和假冒伪劣兽药,严禁超剂量、超范围、联合用药。

       在养殖环节禁止抗生素的使用,是社会对优质、高效、安全、营养畜产品的迫切要求,也是畜牧行业追求绿色发展的努力方向。要从加强饲养管理,提供平衡营养,优化生产环境,保障生物安全,疫病综合防制等环节入手综合施策,在提高畜禽自身免疫力的同时,外防病原输入,减少畜禽疾病发生,从而减少兽药使用,实现畜禽机体健康、生产性能提高、兽药使用减量。


二维码 二维码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手机: 电话:029-86254602 邮箱:2507169520@qq.com 地址:西安市新城区建强路5号圣远广场B座6018室
Copyright © 2022 陕西省畜牧业协会 版权所有